邱汉桥 《千秋》
明末清初国画大家石涛,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先进的纲领性论说,影响着不同时代的美术大家。“北势南气,山水大成”之绘画大美新体系,正是在盘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经典中发现的大美,是深入研究“笔墨当随时代”的重要成果,吸取了前人南北绘画中的主流精神,从北系中的恢宏气象和南系的润雅意味情趣中发现其共同的民族精神内涵,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民族的崇高思想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北势南气,山水大成”具有划时代精神的独立语言。它不同于南北宗论分出的各大流派和某个区域的局限,它是一种民族精神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产生的,它包含着南与北、甚至中西文化的时代精神,这是一个富有大美精神的绘画新体系,所以说,“北势南气,山水大成”更为准确地诠释着时代民族精神。
一部准确的绘画审美史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以唐代的安史之乱为分界,之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之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下落阶段。物体上升需要力量支持,社会上升也需要各种力量支持,那时的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人们欣赏有力度感、雄壮感的美,因而“天付劲毫”的吴道子被视为“画圣”,他的画有鼓动宇宙正气的力量,具有阳刚美。唐代之前,人们总是把具有力度感的、呈现出阳刚美的绘画视为上品,到了宋代,具有淡柔感、呈阴柔美的王维画作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吴道子的地位渐渐下降,淡柔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愈来愈加清楚,到了董其昌时代,封建社会已由下坡进入了它的末期。物体下降时不需要任何力量支持,社会在衰落时也不需要,所以凡有力感的形式一律遭到排斥,阳刚美让位给阴柔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就是提倡这种阴柔美的理论,虽然他得力于禅学,但其根基又在中国的老庄之学。老庄之柔是以无限的力量和冲天的气势为内蕴,以俯视宇内为高度,以柔克刚为目的,所以《庄子》第一篇谈的是“逍遥游”,其游固然逍遥,然“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的气势!这是何等的力量!他要“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没有极其伟大的力量是无可实现的。《老子》曰“柔弱者胜刚强”、“柔之胜刚”、“柔弱处上”、“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之,老子守柔为了强,为了“处上”,“至柔”为了“至坚”,为了“攻坚强”。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乃是为了达到其反面的“无不为”,这皆和董其昌所宣扬的“柔”有别。董其昌的“柔”和他的画一样,是沉睡中的美人,除了柔媚之外,实在没有强大的力量,亦不能胜刚强,更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
邱汉桥 《晨曲》
上述分析说明:文化艺术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审美取向是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华民族汉唐精神傲然世界民族之巅而沿袭千年不哀,然而在最近的三百年哀败历史中记叙着民族被污辱至极的悲歌。从一个兴盛民族沦落到为末流国家的教训,我们应时刻铭记!时代精神影响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也反作用于时代精神,“柔”的艺术既为维持那个封建社会发挥作用,同时也催化那个社会的衰败和更加柔弱,直至灭亡。究其原因,民族意志的消沉,民族精神的柔弱,是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各种意识形态不过是其中之一因素,而绘画中“柔”的意识又是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但它也起到了一部分削弱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一滴水”中也见到了民族精神的折射之光。东方雄狮已睡醒,正迈开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人用一百年所走过的历程,如今我们中华民族已站在了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正处在高速发展上升期。
如今美术市场看似繁荣,但暗藏玄机,因为它沿袭着明清“阴柔”,在许多大展中难见阳刚之美,在推向国际性展览时,由于缺乏经典作品,往往出国展只是老调重弹,国人不喜欢看,外国人也看不懂。究其因:画界上下忙于“生产及营销”,存在着较严重的崇官思想、拜金主义,许多艺术家人格思想变扭曲了,没有了民族傲骨之气,有了“头衔”好卖钱的方法变为潜规则,被效仿放大,从而出现某书画协会几十个副主席,某些画院全是官儿的雷人滥象。这些极负面的“阴柔”现象,严重影响着艺术家们创造与追求的热情,不在其创作与探索上面下苦功,急功近利,从而“老调重弹”,所谓“老调重弹”其实是沿袭着明清“阴柔”,站在一种小我意识的层面思考。我们本应站在历史高度,来表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虽然在千年绘画的艺术理论实验中产生了南北迥异的艺术宗论之说,绘画是一种语言,无论是南宗还是北派,只有与民族精神相往来的作品,它就有永恒的生命力。中国画如今被大众认为是“老三样”,其实是被小技法小情趣纠缠裹住了手脚,是一种明清式的审美观在延续,它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影响着社会主流的发展进程!中国画创作急需“变轨”,跨越明清,提高对前人的文化艺术作品认识能力,是每一个艺术家的重要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专门从事中国画创作研究的艺术工作者,应高举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主动担当起中华民族文化大发展的历史重任,摒弃那种小情趣、小自我、小技法的创作思想。
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我们的国力正处在一个高速度发展上升期,我们的民族最需要树立起一种富有崇高感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最需要阳刚之气的正能量来支撑,宣扬雄浑的阳刚之美,是一个艺术家的责任。“北势南气,山水大成”,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紧跟时代步伐而建立的中国画新体系,它像一面旗帜,向沉迷于“阴柔”者发出了召唤……
画家简介:
邱汉桥,号抱扑子,觉悟明山,1958年出生于湖北孝感,自幼酷爱绘画及音乐,1985年至1989年先后就读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1989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个人画展,邱汉桥先生绘画“十八字”法:“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将指导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进程。
1989年至2013年间其作品数十次入选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获得各类大奖,许多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有:《世纪魂》《金秋无际》《苍穹回响》《众山之巅》《恒》《晨》《丰碑》《雨后斜阳》《金湖湾系列》等。近些年出版的大型画集有:上海人美出版的《邱汉桥画集》、新华社出版的《中国世纪之交中国画名家大系--邱汉桥专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大系—邱汉桥专集》,天津人美术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一邱汉桥》、天津人美出版的《中国十大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大系一邱汉桥》等。
邱汉桥的山水画创作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作品风格既有南国田园的婉约润雅,又有北国山峦的雄浑凝重,将中国经典的传统哲学思想及传统绘画理论与现代艺术思想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2006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堪称红的壮丽与黑的崇高之典范。邱汉桥的画“含古接今”,既有传统的文人思想,又有现代人的审美气息,宁静幽远的意境和纯化的艺术语言,在多变的水墨世界里从容地传达出中国诗人吟咏千载的心物交融之美,突出了“势”“气”“神”“韵”的绘画美学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