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画家眼中的千年古刹——灵隐寺。 张骏 摄
“漫步浙江——非洲画家来浙江客座交流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张骏 摄
中新网杭州10月26日电(见习记者 张骏)在非洲西部国家多哥有句谚语,“一个从未远行过的孩子说:只有自己的妈妈才能烹饪出美味的汤。”26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漫步浙江——非洲画家来浙江客座交流作品展”开幕式上,来自多哥的视觉艺术家埃德姆·弗利·萨拉引用家乡的谚语,表达自己站在中国大地上的最深刻感受。
在过去的40天里,埃德姆·弗利·萨拉和其他来自加蓬、马拉维、南非的3名非洲画家游览了浙江的山水风光,体验了浙江的风俗民情,并与浙江的同行们开展了深入交流,创作出了中非结合的画作。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感言,这些非洲画家在中国与非洲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
4位非洲画家、40天游历体验、52幅艺术作品,在浙江省文化馆的带领下,非洲画家们涉足市井、山川、校园和乡村,体验和认识了文化浙江。
他们在西湖、灵隐寺、茅家埠、郭庄、宋城、古镇西塘、京杭大运河、六和塔、四眼井等地采风;参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全山石艺术中心等杭城各大博物馆;观看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等演出;赴安吉“画家村”与农民画家交流;与杭州外桐坞画家村画家、高校专业老师、小和山油画家互动……
来自南非的娇妮·瓦赛菲尔面对浙江人民的热情好客,慷慨和善良,以及浙江文化的美丽和多样性,直呼,“这是一次奇遇和一次成长的机会。”
这位南非最古老的现存艺术协会——比勒陀利亚艺术协会的理事会成员,娇妮·瓦赛菲尔在创作中加上了中国文字,“不能阅读和理解中文让我感到些许不知所措,有些东西意思会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所以我明白文字的重要性。”
她在画作中将“希望、爱、光、和平与安宁”几个中文静置其中,“这些词既代表了我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也代表了我对中国的美好祝愿。”
第二次访问中国的诺亚·埃泽尔·卡皮塔皮塔来自马拉维,他的作品展示了中国与马拉维在文化上的共通点,“中国种植大量的竹子,尤其是我们去过的安吉,用竹子制作竹席、竹篮等物品。马拉维也有绿色和黄色的竹子,也用竹子制作竹席等东西。”
加蓬画家敏科埃·敏泽·马尔赛林曾任加蓬文化部秘书长,他告诉中新网记者,艺术是一种共通的语言,人们可以通过艺术无国界地描述事物的形状、颜色、姿势等。而这一次“漫步”浙江,让中国开启了与非洲大陆的那一扇门。
“当我回到我的家乡加蓬,我打算告诉年轻的加蓬艺术家和创作家我在中国的经历,我希望有机会可以在加蓬的中国使馆举办展览。”敏科埃·敏泽·马尔赛林笑着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