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妇女。
■西双版纳曼阁。
■雪山雄鹰。刘仑作品
■采写: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当祖国需要我拿起宝剑的时候,我就拿起宝剑去战斗;当时代需要我唱情歌的时候,我便倾情抒唱!”刘仑先生的大型画册《宝剑情歌》的扉页赫然印着这四行诗。他已经拿起宝剑,为祖国战斗了一辈子。这宝剑,就是他的画笔。他为时代唱情歌,已经唱了一辈子。嘹亮的歌喉,就是他的画笔。“我的生命之箭还在向前飞,我的画笔仍在发光。”百岁画翁刘仑最终要把生命献给艺术,献给国家。
“画院不是养老院,也不是干休所”
收藏周刊:广州画院去年举办了成立三十周年的隆重庆典,成为年度重要的艺术盛事。您作为广州画院的首任院长,如何回顾这30年的风雨历程?
刘仑:广州画院一直发展得很好,我希望广州画院坚持以中青年画家为人才主体。中青年朝气蓬勃,敢于探索与创作。而艺术,只有富含创造性才有可能保证时代性,这是建设中国美术事业的头等问题。
收藏周刊:广州画院建院起初,经历了哪些让您难忘的事?
刘仑:当时我还在广东画院,任职绘画组组长,而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我去筹建广州画院,并任院长一职。一开始,广州画院被定为科级单位,我就给领导反映“一直是个小兵,没有当过领导”,希望另择高人,但领导还是要我承担。我想,要做就做好,就首先给画院确定了几条管理原则,后来发到北京的一个美术杂志,想不到影响巨大,北方的朋友都叫我“活烈士”。
收藏周刊:为什么称您为“活烈士”呢?是不是因为您发表的这篇文章触犯了艺术界的某些禁忌?
刘仑:的确如你所言。但我说的都是心里话,都是大实话,只是他人没有说而已。我在文章中强调:画院的领导要按艺术规律办事,而不是当官做老板;画院不是养老院,也不是干休所,广州画院不希望办成“一幅画吃一辈子”铁饭碗形式的画院;对于私人介绍、上级推荐的画家,应坚持择优录取并按专长配备的具体需要,正确处理。
收藏周刊:当时有没有上级领导向您“推荐画家”呢?
刘仑:有啊,还很多。很多人都想着来广州画院等着退休,但如果让这些人进来,画院人才就会杂乱无章,机构臃肿无力,失去了画院的性质和特点。于是,我就将上级的“推荐”顶回去了,而我又是不会讲话的人,一个领导为此还很不高兴。
“创作酝酿阶段要像佛家一样苦思,等待灵光一闪”
收藏周刊:您现在还坚持创作吗?
刘仑:我的眼睛和手都还好使,还是要画的。我的画笔还在发光,在艺术上不断进取,活着才不会寂寞。当然,精力有限,也很难画太多画了。现在,我都是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需要他人陪伴,旁边放着一只按钮,若有事情就按一下按钮,环境倒也清静。一张画基本上要耗掉一天的时间———当然,这只是运笔创作的时间,之前的思考与酝酿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这种酝酿反而更重要。出去,要有猎人的眼睛;回来,要有佛家的心境。我将创作之前的这段酝酿过程称为净化,要像佛家一样苦思,只等待灵光一闪,艺术的升华全赖于此。
收藏周刊:您虽已过百,但依然坚持创作,除了坚定的艺术信念使然,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刘仑: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我早已形成了勤奋的习惯。我想,不管一个人多么聪明,一定要勤奋,不能有一点投机取巧的心思,要不然就出不了作品。我现在坚持创作,应该也是以往勤奋状态的延续。
收藏周刊:据说,您独创了“没骨山水”,这与“骨法用笔”的艺术传统是否相抵牾?
刘仑:淡墨中见笔墨才算功夫,淡墨中见笔又见形才算高手。泼墨也可泼彩,焦墨也可重彩,没骨也可有骨,水墨也可彩墨……关键是如何结合得好。笔不准则乱,墨不准则脏,情不准则亡。其实,我更看重情感的真切。艺术贵在“情真”,即使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都能感人,作品就有生命力了。“情真”好像水一样,人离不开它,鱼也离不开它,万物都离不开它。当然,我们要真情,水要清。
“画家也需要黄金,但品格是黄金买不到的”
收藏周刊:流派众多,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大特点。就广东而言,就出现了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两大立场迥异的画派,并且,两派之间曾有过针锋相对的论战。您是否亲自见证过两派之间的论争?倾向于哪一派的观点?
刘仑:画坛上出现各种风格和流派是好事,怕的是千篇一律、唯我独尊。艺术上,应万花争艳,相互辉映。关于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之间的论争,已经很久远了,诸种是非,我不想再提了,留给后人说吧。
收藏周刊:自20世纪初以来,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冲突与融合一直是一个宏大的话题,甚至曾出现过“用西洋画改造中国画”的论调。您如何看这样的观点?
刘仑:绝不能用西洋画来改造我们的中国画,当然,我们可以借用他们的技法来创新。我一直强调在优秀传统上的创新,强调深入生活。
收藏周刊:具体来说,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有哪些呢?
刘仑:传统不是铁板一块,更不是优秀与糟粕不分。在我看来,意在笔先、气韵生动等就是我们的优秀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收藏周刊:现在,艺术市场日趋火热,画家们的经济境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也出现了追名逐利的势头,对此,您如何看?
刘仑:画家也需要黄金,但画家的品格是黄金买不到的。画家以自己的艺术之才获得财是合理的,但千万不可因贪“财”而丢了自己的“才”,不要为财而丢了艺术。有的人装聋作哑,把劣等画塞进市场,借此牟取小利,其性质是否如同卖假药?……好的画,不管是谁画的,都是好作品……而画家互相吹捧、用钱拉拢,都不是好画家……我要是在意虚名的话,我就写自传了……我社会活动能力差,实事求是,不夸张,不吹牛。那一套我也知道,但不愿意做。
语录
“出去,要有猎人的眼睛;回来,要有佛家的心净。
画要“创新”,“创新”就是发展,但只追求形式美而忘掉内容美,或只追求内容美而忘掉形式美,这样的创新,等于把一个人分开两半。
学前人,主要学他能启发我们再创造,而不以学得一模一样、仿制乱真为能事,那只能是练习或复制品,而非创作。要想渡过历史长河,是很难的,但我一定要苦练,还要常问自己:应知道,他是范宽,你是谁?他是梁楷,你是谁?你应该是你!”
———刘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