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荣获中国画都称号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本报4月21日讯(记者 刘蒙蒙 杨万卿)21日,第三届中国画节·第六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文展会)在鲁台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中国画学会向潍坊市授“中国画都。山东潍坊”牌匾。据了解,本届文展会将持续至25日,盛邀千名知名画家及民间艺术家来潍进行展品展览、交易、创作。
记者了解到,本届展区面积为45000平方米,设置特装展位50余个,标准展位达到1100多个。中国画节展区与往年相比,面积也扩大了三倍,达到2万平方米,规模空前,创造了中国画展览的新记录,参展作品的数量、种类、范围,也可称全国先河。
另外,本届文展会共设置了十大板块,包括潍坊文化建设成果展、当代艺术展、民间艺术精品展、风筝产品博览会暨潍坊工艺美术展、中国紫砂精品展、红木艺术、根雕、文房四宝等精品展及陶瓷艺术展、养生文化展、汽车文化及家居文化展十个展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说,“作为一名潍坊人,我已经连续参加了五届文展会,亲身体验了潍坊文化如火如荼地发展态势。”自2011年开始,中国画节与文展会同期举办,近年来,中国画节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头发丝上能刻字 观看得用显微镜
“快过来看看,这根白头发上刻着字呢。”21日,在文展会一个微雕展示区,人们正借由放大镜或显微镜观看微雕作品。
在展柜内,一根尺寸为3.5毫米长的白头发丝上,用黑笔写着“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引人们惊叹。不过这些字用肉眼看不到,需要借用显微镜。而在另一侧,摆着一枚刻有莫言肖像的象牙微雕。这块42毫米×45毫米的象牙上,不仅雕刻着莫言肖像,而且在周边还刻有数百个文字,尽显精细。同样,这些文字也需要借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展柜内共陈列六件微雕作品,均为何洪江的作品。据悉,他的微雕作品《蒙娜丽莎》和《美国宪法》以世界最小的画和世界最小的字,分获吉尼斯世界纪录两项证书。
记者了解到,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因可以在米粒大小的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有“绝技”之称。虽然在常人眼中发丝已经非常细了,不过对于微观艺术家来说,发丝表面仍有很大的艺术发挥空间。据介绍,在单根头发上雕刻作品时,必须保持高度注意力,调整呼吸,一气呵成,没有相当高的微观雕刻技艺和书法功底以及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
本报记者 韩杰杰
羽毛也能入画 羽毛画亮相文展会
21日,在第六届文展会现场,安丘展厅内展出的一排素雅的羽毛画吸引众多市民拍照留念。这些画均是用禽鸟的羽毛制成,构图新颖。据了解,这是安丘文化部门首次组织羽毛画参加文展会。
“这是山鸡羽毛做成的画吗?”“这一幅画得多少钱?”21日下午,在文展会安丘展厅内,不断有参观者询问李其忠有关羽毛画的事情。记者看到,现场展出的20多件作品均是用羽毛做成,其中用羽毛刻画的蝉、寒梅树、菊花,都惟妙惟肖。由于所用羽毛颜色比较少,呈现的画作也都比较淡雅。
李其忠是安丘凌河镇朱家埠村人,是一名乡村医生。他告诉记者,羽毛画是祖上传下来的,他从10多岁就开始作画,不过仅是当作业余爱好。现在一年也就做个20多件,多数都送了亲戚好友,并不指望这个养家。孩子也会做,但也是业余爱好。“因为仅是爱好,平时出来参展的时候很少,这次市里让过来展览,就来了,没想到很多市民都没有见过。”他笑着说。
他介绍,做羽毛画要先构思,但最费劲的就是搜集羽毛,比较少见的羽毛还需要到禽鸟养殖场去买。他的画里,主要是鸡、鸭、麻雀、孔雀、山鸡、鸽子的羽毛多一些,因此做成的画都是比较素雅的花鸟画。“羽毛色泽自然,质地柔软,剪切、粘贴相对比较容易,作画也好看。”他说,作为民间艺术,他希望借文展会这个机会能够好好宣传一下羽毛画,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老手艺。
本报记者 韩杰杰
|